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新城郵便局郵便貯金通帳袋
登錄號:2009.011.0279的圖片(20090110279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1.0279的圖片(20090110279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1.0279的圖片(20090110279_P001.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1.0279的圖片(20090110279_P002.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1.0279的圖片(20090110279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1.0279

尺寸:11.5 x 20.7cm
外文名稱:郵便貯金通帳袋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0~1945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新城郵便局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郵便局、郵局、存簿儲金袋、新城郵便局、新城郵局、一億一心
文物描述:1.新城郵便局成立大正4(1915)年7月1日,屬三等郵便局,位於花蓮港廳(研海支廳區)新城,除郵政的郵件遞送、匯兌、儲金等業務外,兼管電信業務。同年8月20日兼辦電話業務。本件為新城郵便局之「郵政貯金通帳袋」(存簿儲金袋),「郵政貯金」即「存簿儲金」,封面特別印上日本國旗圖案、「町に常會戶每に貯蓄」及「一億一心、貯蓄報國」的宣傳語,背面則有飛機、軍艦、坦克車等軍備圖案,鼓勵儲蓄愛國。
2.「一億一心」為昭和15(1940)年以後戰時流行語,推測本件印製的年代可能為1940-1945年間。
3.日本時代臺灣的郵便局,明治時期分為三等級,一等設於縣廳所在地,二等設於島廳及支廳所在地,明治31(1898)年開始於各地設立三等郵便電信局。昭和16(1941)年廢三等級制度,改為普通及特定郵便局二類,特定郵便局即原本的三等郵便局。
參考資料:1.臺灣總督府,1915/06/26。告示第76號,《府報》,第782號。
2.臺灣總督府,1915/08/19。告示第106號,《府報》,第823號。
3.郵便局,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59&Keyword=%E9%83%B5%E4%BE%BF%E5%B1%80(瀏覽日期:2012/04/24)。
4.日治時期台灣郵政史,http://blog.sina.com.tw/stampinged/(瀏覽日期:2012/04/24)。
5.6-30.昭和15年・一億一心,http://syowakara.com/06syowaD/syowaD30ichioku.htm(瀏覽日期:2015/02/05)。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5/02/05
已瀏覽清單
藏品(《淡水廳志》木刻板卷八.〈選舉表〉五十八,〈封廕表〉六十八)的圖片
藏品(春心)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高靴)的圖片
藏品(銀髮簪)的圖片
藏品(右廂門)的圖片
藏品(郵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