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2.0013
尺寸:2.4 x 2.4 x 0.1cm
歷史分期:1624之前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銅錢、低頭通、背上月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開元通寶錢幣。錢幣呈圓形,主要材質為銅,直徑約2.5公分,中間有一方孔,方孔四周圍以方形凸框。錢幣正、背面均由同心雙圓所構成,外圓呈金黃色,光滑無圖案,內圈底色為褐色。錢幣正面內圈分別在方孔上、下、右、左依次以楷書鎸上「開元通寶」等4字,字的顏色與外圓同色;錢幣背面方孔上方鐫有上弦月圖案。
2.開元通寶始鑄於西元621年(唐高祖武德4年),此後唐朝歷代皇帝,多有開鑄,為唐朝主要的流通貨幣。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不少國家均鑄開元通寶,直到北宋初年為止。開元通寶的出現,使中國貨幣從記重的「銖兩制」演進到按數記值的貨幣。開元通寶因鑄造年代長遠,因此數量眾多,版別也頗為多樣。本物件應屬低頭通、背上月版本。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6
編目日期: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