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轉印貼花福字小杯
登錄號:2009.013.0190的圖片(20090130190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190的圖片(20090130190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190的圖片(20090130190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190的圖片(20090130190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3.0190的圖片(20090130190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190

尺寸:4.6 x 4.6 x 3.1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年代描述: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華南
關鍵詞:轉印貼花、閃光鈾、供杯
文物描述:杯體比一般日本清酒小盅(杯)略大,器壁略厚。器形略外侈,平口圓唇,斜壁圓弧折腹,接矮圈足。圈足剖面呈三角形,足尖平圓無釉,模製,技術精良。通體施釉直達足底,足尖抹釉,杯唇無釉,背底有窯燒落灰的痕跡,顯示可能是直立方式窯燒。胚體胎土潔白透明瓷化程度高,釉色透明略泛白。杯口唇下施一道寬約半公分、帶有金屬光澤俗稱「閃光鈾」的帶狀裝飾,類似的帶狀裝飾技法在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之間華人社區遺址出土相當普遍,廣泛施於缽碗杯等飲食器具之口唇下,可能屬於廣東一帶華南窯區的量產商品。杯面釉上貼轉印藍綠色花卉,其間再以紅彩上繪「福」字,整體風格顯示可能作為祭壇上的供杯用途。
參考資料:劉益昌、趙金勇,2010。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二冊。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臺灣征伐苦戰〉版畫)的圖片
藏品(臺灣司法保護事業聯盟「小島之春」試寫會御招待)的圖片
藏品(角板山原住民學校)的圖片
藏品(戰爭與和平)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丑)的圖片
藏品(淡清雅波灰蝶)的圖片
藏品(恩威面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