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紅綠彩黃閃光釉牡丹花卉紋碗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2.tif)(CC BY),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6.tif)(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9.013.0364的圖片(20090130364_P007.tif)(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364

尺寸:12.2 x 12.1 x 5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1~1945
年代描述:1941-1945年間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日本瀨戶
關鍵詞:紅綠彩、閃光釉、牡丹花卉紋、瀨戶窯、二戰、統制陶器
文物描述: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政府實施統制經濟背景下的「統制陶器」。該件飯碗外底心綠色底款「瀨565」即是1941年3月開始制定的「生產者統制編號」,這是將各個窯場依照所在地予以編號,讓消費者清楚生產者的「等級」,日陶連(日本陶磁器工業組合連合會,成立於1931)得以依照產品等級和生產者等級將所有陶瓷器評鑑分等,決定價格。本典藏品的「瀨565」款印,代表瀨戶(Seito)窯生產製品。凡有統制陶器編號者,年代主要在1941年至1945年間(但在戰後美軍統治時間,仍有很短暫時間使用統制編號)。飯碗造型呈敞口、圓弧腹、帶圈足碗,採模具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白堅硬。碗內面素面無紋,外器壁上緣與近底處施作兩道黃閃光釉金邊裝飾,碗外壁裝飾兩組牡丹花卉紋以及隔窗和小銅錢紋飾。紅綠彩飾以印花手法多次轉印貼飾而成,仔細比對圖案線條與釉彩印痕,可以推測印花模組。金黃色閃光釉是一種低溫釉上彩,燒成溫度約攝氏七、八百度,施在白色釉藥上,會產生一種閃光的效果。日本Noritake陶瓷公司在明治時期已經大量生產裝飾閃光釉的西洋式餐具,外銷歐洲。該件作品碗式明顯是針對華人餐具市場的造型,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採用的新式釉藥閃光釉,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值得一提者,比起瀨戶窯的釉上彩繪技法,此件飯碗的工藝水平要差得多,可能係戰爭時期技藝水準普遍降低之故。
參考資料:1. 劉益昌、趙金勇,2010。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二冊(近現代考古)。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 王淑津、趙金勇、劉俊昱,臺灣青花鶴紋碗考,未刊稿。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高臨營第一號ノ內二十二第(15)工事用地借上(左營))的圖片
藏品(布袋水桶)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六年邱從德繳納昭和十六年前期分地租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彩繪小丑提傘瓷偶)的圖片
藏品(中壢許家閩汀杭邑黃步雲推書)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甲仙神社舉行結婚團拜)的圖片
藏品(屋宅木構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