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蝦紋花口瓷碗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I001.JPG),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I002.JPG),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I003.JPG),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09.013.0494的圖片(20090130494_I004.JPG),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94

尺寸:21 x 20.8 x 6.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1965-(1965迄今)
年代描述:196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東榮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釉下多彩、彩繪、蝦紋、花口碗、北投窯
文物描述:栩栩如生的蝦兒依傍水草盤據碗心,吸引著觀者目光。這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臺灣北部陶瓷盛行的釉下多彩花口碗。撇口、弧壁、碗底較淺而寬的帶圈足大碗,以模具成形,並於白色長石釉上裝飾彩釉之後高溫燒製而成。菱瓣形口,共三十瓣花口,線條清晰,碗壁亦模印一道一道的花瓣稜脊,猶如盛開的花朵。全器圈足之外滿釉,圈足刮釉露胎,裸足呈白胎,圈足著地處可見模製技法造成的細微空隙,器體內外施罩淡湖水綠釉,外器壁釉層隨著陰刻弦紋深淺隨之變化。
花口碗外壁素面無紋,口緣下方幾處使用污漬痕。碗內壁口緣下方裝飾的三道陰刻弦紋,恰似圓形畫框,聚焦了主紋飾。全器滿盈的淡青綠釉,則猶如一池清水,乘載水草游蝦而行。此件花口碗品質精良,從胎釉特徵判斷應為1960年代北投窯製品。外底心有「東榮」公司商號款識。戰後初期以來臺灣陶瓷盛行的釉下多彩瓷,設計圖案豐富多變,其中蝦紋是被廣泛運用的紋飾之一。據稱,餐桌有魚有蝦代表食物豐富,是富裕象徵。而身體彎曲,兩足前張,長鬚向後仰的蝦圖又叫「彎彎順」,寓意順利和時來運轉。想像蝦紋碗盤上桌時秀色可餐的模樣,應該令人食指大動吧!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陳新上,2011。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臺北市:博揚文化。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溪邊青蘚)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河村禧元國語科試卷78號)的圖片
藏品(金屬製藥師佛神像)的圖片
藏品(布袋劍)的圖片
藏品(撒奇萊雅族男檳榔袋)的圖片
藏品(張溫鷹被捕後供述 替施明德整容經過)的圖片
藏品(《大雅公學校本科第37暨補習科第14屆畢業紀念冊》)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