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99
尺寸:23.3 x 22.8 x 8.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5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釉下多彩、彩繪、菊花紋、湯碗
文物描述:俗稱「碗公」的常民餐具。侈口、圓弧壁、帶圈足碗。模製成形,全器除圈足之外滿釉,圈足刮釉露胎,外器壁有一處明顯的生燒痕。器體內外施罩白釉,潔白晶亮。碗外壁素面無紋,碗口裝飾一圈寬邊青色釉彩,內器壁以紅、綠、褐彩,寫意筆繪折枝花卉紋,紅色的菊瓣花卉盛開挺立,盡情伸展舞動,藍色小點妝點花蕊,映襯白色底釉,猶如一幅靜物畫。該件作品胎釉結合良好,保存狀態良好,根據胎釉與裝飾特徵判斷,為北部地區鶯歌等窯製品,其繽紛的色彩引領流行,是戰後初期1960年代廣受歡迎的食器。今日觀之,不但完美地滿足了機能性,也呈現出臺灣陶瓷工藝特有的傳統氣息。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進傳、莊琇雯,2011。宜蘭的傳統碗盤。宜蘭縣: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