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瓷黃閃光釉花卉壽字紋大碗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2.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8的圖片(20090130428_P006.tif)(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28

尺寸:18.5 x 18.5 x 7.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日本瀨戶美濃
關鍵詞:彩瓷、印花、閃光釉、花卉紋、壽字紋、瀨戶美濃窯釉下多彩、青花粉紅褐彩、竹紋、鶯歌窯
文物描述:色彩亮麗的大型深腹碗餐具,尺寸寬約18.5公分,高約7.7公分,是比較大型的湯碗,臺灣民間俗稱「碗公」。敞口、圓弧腹、帶圈足大碗,採模具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沾黏窯沙。碗內面素面無紋,有使用痕。外器壁上緣裝飾一道黃閃光釉的金邊裝飾帶,部分剝落,發色亦不太成功。環繞碗身佈置兩組花卉紋與「壽」字文字紋相間的圖案。主紋飾以一朵盛開玫瑰花搭配兩枝小黃花,紅、綠、藍、黃多彩裝飾以轉印紙印花技法多次貼印而成。兩組主紋飾之間佈置兩組以如意雲紋做框的「壽」字印紋。外底心中心一只正方形釉上紅彩款印「丸和謹製」。從製作工藝與針對華人餐具市場的造型判斷,此為戰後復興的丸和製品。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採用的新式釉藥閃光釉結合多彩的新設計,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
參考資料:1.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 劉益昌、趙金勇,2010。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二冊(近現代考古)。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嘉禾電影發行羅維導《精武門》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二奸))的圖片
藏品(Ищу мою судьбу)的圖片
藏品(肢骨一段)的圖片
藏品(水果盤磁磚)的圖片
藏品(環狀玦形耳飾)的圖片
藏品(新化公學校青年會編印《公民教材之三:國民精神涵養號ニツキテ》)的圖片
藏品(拉氏清溪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