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瓷黃閃光釉鳳鳥花卉囍字紋大碗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2.tif)(CC BY),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9.013.0429的圖片(20090130429_P006.tif)(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3.0429

尺寸:18.5 x 18.5 x 8.1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二十世紀中葉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日本瀨戶美
關鍵詞:彩瓷、閃光釉、鳳鳥紋、花卉紋、囍字紋、瀨戶美濃窯
文物描述:色彩亮麗的大型深腹碗餐具,尺寸寬約18.5公分,高約8.1公分,是比較大型的湯碗,臺灣民間俗稱「碗公」。敞口、圓弧腹、帶圈足大碗,採模具成形,施罩白釉高溫燒製,再上黃閃光釉與多彩裝飾二次燒製而成。全器施釉,圈足刮釉露胎,胎色近白,外底心中心模製押印十瓣暗花紋。碗內面素面無紋,有使用痕。碗外器壁口緣與近底處施作黃閃光釉的兩道金邊裝飾,器腹環繞碗身一周,裝飾四組鳳鳥紋、花卉紋以及雙囍紋圖案,採用兩種不同的印花技法。先以紅色彩料轉印紙貼印長尾鳳鳥圖案與花卉輪廓,再用藍、綠彩填染花瓣。主紋飾之間佈置一紅一藍的囍字紋,從積釉與線條判斷應為如蓋章般的印章技法。在那個流行彩飾的年代裡,彷彿裝飾越多亦價錢越高般,陶工努力在空白處填補裝飾。外底心中央蓋印有正方形印章的釉上紅彩款識,標記「丸周特製」公司出品。從胎釉特徵判斷,應為日本瀨戶美濃窯一帶製品。然而,商標與囍字紋的紅彩裝飾,應係在臺灣二次加工而成。目前推測這類彩瓷製品的主要生產與輸入年代約自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亦即二十世紀中葉左右。戰後初期鶯歌窯所推出新式釉藥閃光釉與多彩裝飾的飯碗,應是來自日本這類製品的影響。
參考資料:劉益昌、趙金勇,2010。花崗國中校舍新建工程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成果報告書第二冊(近現代考古)。花蓮縣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行政院新聞局發行《肅清煙毒》)的圖片
藏品(臺灣縣□□書院試卷)的圖片
藏品(骨尖器)的圖片
藏品(〈巫義德耍出新花招 百里侯選戰變熱鬧〉(剪報)(吳適))的圖片
藏品(蔣經國巡視宜蘭與民眾講話照)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