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托缽羅漢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908057的圖片(200908057_A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8張
作者:劉國成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陶瓷
尺寸:長:8.5 x 寬:7 x 高:22cm
重量:0g
主要技法:石灣陶塑
作品描述:廣東佛山,自古即以石灣陶著名於世,被稱之為「石灣公仔」。唐宋時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石灣公仔就開始遠銷日本、東南亞;明代以後石灣公仔的生產進入鼎盛期,方圓幾公里的小鎮有陶瓷107座,陶瓷行業人數達6萬多人,《明詩綜》有載:「石灣瓦,甲天下」,反映了當時石灣陶的地位。鼎盛時期產品種類繁多,逐步分支為人物、動物陶塑、器皿造型、園林陶藝及微塑五大類,成為獨具嶺南特色的工藝品。公元2006年「石灣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件廣東佛山石灣窯陶塑作品:「托缽羅漢」。喻示一則故事~從前印度有一個羅漢,依規托缽於路,他走了很多路,缽仍空空。他走到王宮門口,見王宮大象滿身瓔珞,飽腹悠行,不禁慨嘆説:「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由此以觀,「福慧雙修」,十分重要。(詮釋委員:簡榮聰)

館藏編號:20090805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石鏃)的圖片
藏品(目錄(一))的圖片
藏品(高中生在鹽埕區光復戲院附近街道)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政發展系列181)的圖片
藏品(經衣紙錢印記)的圖片
藏品(乾隆四十九年布字壹萬貳千陸百玖拾陸號右給彰化縣業戶紀子斌之契尾)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仙寰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