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印花白瓷青花福字碗
登錄號:2010.003.0380的圖片(20100030380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03.0380的圖片(20100030380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3.0380的圖片(20100030380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3.0380的圖片(20100030380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0.003.0380的圖片(20100030380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3.0380

尺寸:15.3 x 15.3 x 5.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45-1965(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轉印、吉祥紋飾、模板
文物描述:印花白瓷青花福字碗薄圓唇,敞口,弧壁,圓腹下斂至圈足,圈足徑較小,小於口徑的一半,圈足露胎,胎色潔白,胎質略顯粗糙。全器施白釉,呈色較白,色澤光潔瑩潤,器表略有因燒製導致的氣孔以及縮釉痕跡。口沿上以鈷藍釉施一圈弦紋,紋飾主要繪於外壁以及碗心,外壁以大片的垂直線條模板互相交疊轉印,使相疊處行程三角狀的紋飾,增加線條變化。本件作品亦可見線條結組模板的轉印痕跡,有線條粗細不均、吃釉不勻的現象。碗內在碗心處印一雙勾的六角形,內有一「福」字。
參考資料:1.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台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3.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皮影戲坐騎偶--帥馬)的圖片
藏品(道路整修相關文件)的圖片
藏品(藍紫色素面婦女衫)的圖片
藏品(無題名)的圖片
藏品(紅色細砂陶頸部殘片)的圖片
藏品(字纹弓蟹)的圖片
藏品(張炯盛等人服務證明書)的圖片
藏品(臺灣產業組合協會臺中州支會主辦第一回活動寫真映寫講習會記念照)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