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病理學講堂照片
登錄號:2010.006.0061的圖片(20100060061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0.006.0061的圖片(20100060061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0.006.0061的圖片(20100060061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06.0061

尺寸:23.9 x 16.2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899~1919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經濟產業,醫藥衛生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北市
關鍵詞:黑白照片、黑色制服、骷顱頭
文物描述:1. 本物件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病理學講堂照片。黑白照片中身著黑色制服的學生背對鏡頭,認真聽講臺上的導師講課。講臺旁的櫃子中有骷顱頭模型。照片下方印有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病理學講堂字樣。
2. 這張照片有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字樣,推測拍照時間應為西元1899-1919年之間。
3. 西元1899年3月31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創建,培育臺人醫師。醫學校之課程重視實用特性,處於基礎醫學教育,解剖學占有許多課程時數。西元1919年醫學校升格為醫學專門校。
參考資料:1. 詹雅筑,2007。醫學教育與殖民社會:由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的出現談起。臺北: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 鈴木哲造,2014。日治時期臺灣醫療法制之研究:以醫師之培育與結構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D
編目日期:2019/12/18
已瀏覽清單
藏品(有關台灣米榖統制政策的文書)的圖片
藏品(70人份化糞池)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生)的圖片
藏品(北投燒褐釉葫蘆)的圖片
藏品(加藤福次郎發行兼印刷《日清韓電報圖會》)的圖片
藏品(琉璃珠)的圖片
藏品(咸豐九年陳澤利買契)的圖片
藏品(my hope 音樂會)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