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劉樹森所有「金馬紀念章」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I001.jpg),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I001.jpg),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P001.TIF),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P002.TIF),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P003.TIF),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I002.jpg),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I003.jpg),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10.028.0010的圖片(20100280010_I004.jpg),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28.0010

尺寸:2.3 x 2.3 x 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徽章獎狀獎牌
關鍵詞:劉樹森、國民黨、臺南市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紀念章,形式為圓形胸針,以燙金圖樣呈現金馬地圖。
  此物件為金門、馬祖在臺灣戒嚴時期的徽章。自1950年國民黨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灣後,由於國共雙方爆發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等一系列衝突,因而在1956年6月23日國防部頒布「金門馬祖地區戰地政務實驗辦法」,並成立「金門與馬祖防衛司令部政務委員會」,實施軍政一元化、軍政一體的「戰地政務體制」。此項制度使金門與連江縣政府受各區政務委員會指揮監督,此委員會則隸屬國防部之下,而縣長則由國防部指定派任。另金門、馬祖實施的戰地政務主要工作為「建立三民主義模範縣」,實際項目為強化愛國與反共意識、建立戰地警衛組織體制、健全戰地物資供應、完善醫療制度、實施宵禁、燈火管制、軍法審判、入出境管制、電信管制、金融管制與電器管制等措施。後在1987年臺灣地區解嚴、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終止,但金馬地區持續到1992年11月7日才終止戒嚴與戰地政務。
參考資料:金馬戰地政務,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892(瀏覽日期:2020/05/12)。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喪布(披肩布))的圖片
藏品(花狀濕地苔)的圖片
藏品(設計構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日治時期小炒盤)的圖片
藏品(情歌沙拉與秋波濃湯--讀新銳詩人大蒙的詩)的圖片
藏品(石針)的圖片
藏品(黃則修攝兩名婦女與兩名孩童)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