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爆米香機具組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P001.tif),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P001.tif),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P002.tif),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1.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2.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3.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4.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5.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10.031.0277的圖片(20100310277_I006.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0.031.0277

尺寸:137.1 x 108.8 x 87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小販、叫賣、點心、爆米香
文物描述:1.本件為爆米香機具組,共1組23件,器材包括木桌、爆米香盤子、刀、切割用尺、擀麵棍、攪拌鍋、鍋子、攪拌尺、鐵製麥芽膏罐、炭火爐、鼓風器、座椅、哨子、鐵製水桶、麻布袋、金屬鏟、兩個攪拌棒、3個盛米罐與兩個金屬工具組成。
2.自古以來,沿街叫賣即為一種商業型態,而此種商販,也是早年臺灣社會常見的生活景象。從食物、生鮮、百貨到服務等各項商品,商販會利用扁擔、推車、三輪車、腳踏車等工具盛載商品與器具設備,便於沿街叫賣。爆米香是華人地區常見的點心,亦是沿街叫賣的小吃之一,而各地區的做法、食材與形狀等都有些許差異。爆米香的作法是將米放進壓力爐內,利用加熱後爐內壓力與爐外的壓力差,在開爐瞬間釋放水氣,並伴隨巨響將米爆開來。接著混入糖漿與配料,放入模具內成形,裁切放涼後,即成為香脆可口的點心。爆米香製作時獨特的爆炸聲響與飄散在空氣中的米香,成為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0/01/07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絹斑蝶)的圖片
藏品(日本時期臺南市至誠堂擇日館命書)的圖片
藏品(再別康橋等 3篇手稿)的圖片
藏品(鈸)的圖片
藏品(臺灣經世新報社編輯局編《臺灣大??》)的圖片
藏品(民國三十五年廖溫進等委託書)的圖片
藏品(門片(步口牌樓面中港左扇大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