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1.007.0002
尺寸:100.5 x 174 x 3.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何信嚴
製造地:新竹
關鍵詞:道釋畫、天王
文物描述:本件四大天王畫像掛軸為四大天王中南方增長天王與北方多聞天王之像,與另一幅東方持國天王與西方廣目天王(登錄號2011.007.0001)相對一組。
畫像以工筆重彩手法繪製,具有傳統道釋畫之風格。兩天王像作前後錯開位置構圖,前方為南方增長天王,黑臉紅髯,頭戴黑鐵冠,上身穿紅色罩衫,右手內伸持一把尖端朝左上方之寶劍,以寶劍之鋒利寓意「風」,左手下垂握腰前之飄帶。後方為北方多聞天王,白黑臉尖嘴,頭戴寶相花冠,上身披紅色披肩,右手上舉握飄帶,左手向內握一柄尾端朝左上方之雨傘,寓意「雨」,兩位天王皆身穿鎧甲,頭部有頭光。
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即東方持國天、西方廣目天、南方增長天、北方多聞天,為漢傳佛教之重要護法金剛力士,在《封神演義》中四大天王成為殷商的將領,被稱為魔家四將: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魔禮壽,分持寶劍、琵琶、雨傘、小龍(或貂鼠),象徵「風調雨順」。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台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