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州、市、會街庄協議會概要一覽表
登錄號:2011.011.0258的圖片(20110110258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1.011.0258的圖片(20110110258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1.011.0258的圖片(20110110258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1.011.0258

尺寸:86.3 x 25.6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35~1935
類別一:器物類,政治社教,文宣告示
關鍵詞:田健治郎、選舉、地方自治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紙質政府文宣公告,內容為日治時期對於地方行政區,如:州會、市會、街庄協議會的相關組成、職權、組織、地點等等的相關情報。
  日本總督田健治郎在1920年(大正9年)提出的地方制度改正的政策,該政策中提出兩個要點,一是將臺灣的行政區劃作修正,並且將州、廳、郡、市等地方區畫設置官制,二是設置市、街、庄的自治制度,該物件中提到的「協議會」就是此政策下產生的地方自治機構,為臺灣民間自治的最初始機構。
  到1935年,總督府對於臺灣的地方自治制度進行調整,此為1920年總督府公布「臺灣州制」、「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後的再次調整。此次挑整首先將州、市、街庄定為「法人」,並挑整臺灣廳制,其中最重要的是開放有限度的選舉。此次選舉中,州與市的「協議會」改稱「州會」與「市會」,並開放「州會」、「市會」、「街庄協議會」選舉,雖然選舉設有「年繳稅金5圓」的限制,以及其中的議員僅有一半為民選,導致自治權受到限縮,但是此次選舉依然是臺灣史上的第一次地方選舉,具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蘇景亮、解從琳、蔡濬宇,2003,日本時代(1895~1945)臺灣的地方行政制度變遷之研究,政治學學報,創刊號:169-188。

李鎧揚,2020。市街庄制度,臺灣學通訊,新北市:國立臺灣圖書館,116,頁:19-21。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存放基隆碼頭倉庫備輸袋裝砂糖)的圖片
藏品(竹東郡竹東街下公舘地籍圖(二))的圖片
藏品(G28、G29、G30)的圖片
藏品(木刻敬灶寶章雕版卷三)的圖片
藏品(玉女予飛)的圖片
藏品(玉管)的圖片
藏品(中大型鹿左下顎第1或第2大臼齒)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