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文發長方形單面雕大型龜型粿印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3.tif)(CC BY),第3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4.tif)(CC BY),第4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5.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P006.tif)(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1.jpg),第7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2.jpg),第8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3.jpg),第9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4.jpg),第10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5.jpg),第11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6.jpg),第12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3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4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5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1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6張,共17張
登錄號:2012.017.0008的圖片(20120170008_I01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7張,共1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2.017.0008

尺寸:80 x 45 x 14.9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模具
創作者/製造者:文發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粿印模、粄印、謝神、紅龜粿
文物描述:長方形單面雕大型壽龜無柄粿印,以大型木塊挖刨雕刻而成,底面平整,印模面雕刻象徵長壽的壽龜,但僅雕刻龜甲部分,無頭尾與四足。龜甲由外至內共兩圈紋飾,外圈內側以24個「山」字形紋串聯,俗稱「二十四山」,內圈刻甲殼紋,共計13個區塊,俗稱「十三省」,底部形成3個六角雙線框,其中一區塊上刻有「文發」兩字,推測應為糕餅店鋪名。本件尺寸長達80公分,重量沉重,為製作祭祀酬神用之大型龜粿之印模。印模刻痕深,兩側邊上下方有凹槽,為方便翻轉粿印之設計。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07/04
已瀏覽清單
藏品(西側板)的圖片
藏品(無題)的圖片
藏品(《春風雜誌》第一卷第一期)的圖片
藏品([名家系列	-卡穆與貝瑞佐夫斯基]卡穆與貝瑞佐夫斯基)的圖片
藏品(孤城英烈傳)的圖片
藏品(橫紋芫菁)的圖片
藏品(開物成務石額拓本)的圖片
藏品(糜文開獨照7)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