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民國36年臺灣銀行儲蓄部延平路分部參拾萬元支票
登錄號:2012.045.0285的圖片(20120450285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2.045.0285的圖片(20120450285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2.045.0285的圖片(20120450285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2.045.0285

尺寸:15.4 x 8.9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準確日期:1947/09/29~1947/09/29
年代描述:民國36年9月29日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銀行儲蓄部延平路分部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臺灣貯蓄銀行、小切手、華南銀行、郭水標
文物描述:1.本物件原為日治時期臺灣貯蓄銀行所發行、戰後初期續由臺灣銀行儲蓄部支付的支票,採橫式印刷。原物件右方由右至左依序印上「小切手」(按:日文支票之意)、「渡先」兩行字;渡先兩字左方留白,留白處上方印「金」字;留白處左方印有「右金額此小切手引換ニ持參人ヘ御拂渡可被成候也」(意指右方金額可轉讓給支票持有人)、「昭和 年 月 日」兩行字。支票中間偏左處由上而下印上「振出地」(日文發出地之意)3字,3字左方留白;留白處左方由上而下印「支拂地」(日文支付地之意)3字,3字左方由上而下印上「株式會社臺灣貯蓄銀行」等字;另在支票右下角印有「對印鑑員」章欄,欄內已蓋上紅色方印;支票右上角印有「No. 68525」編號。戰後臺灣銀行承接後,在「小切手」字樣右方蓋印「支票」字樣;「金」兩字覆印「台幣」字樣;「金」字下方留白處以毛筆書寫參拾萬元整,整字右下方再以毛筆書寫「300,000.00」數字;「右金額此小切手引換ニ持參人ヘ御拂渡可被成候也」右方蓋上「憑票祈付」4字;在左方昭和年月日空白處以毛筆填上日期,並將昭和二字劃兩條刪除線,使由上而下成為「民國36年9月27日」;振出地左方留白處印有黑色「郭水標」姓名,姓名下方蓋上郭水標圓印,姓名左方由上而下印有「台北市延平路」等6字,姓名和日期之間蓋上「付訖 36.9.29」圓章;支拂地左方原「株式會社臺灣貯蓄銀行」字樣劃上兩條刪除線,左方改印「臺灣銀行儲蓄部」等7字;另在支票下方邊界處由右而有依次印上監察員、記帳員、出納、營業、會計、經副襄理等職稱,各職稱右方均蓋上紅色姓名方印。支票背面左側邊界處有以筆由上而下、自右而左書寫「台北市下奎府町一—一四五」、「郭水標」兩行字,姓名下方蓋有篆體「郭水標」方形印。
2.臺灣貯蓄銀行成立於日治時期1899年,1912年一度併入臺灣商工銀行;1921年,臺灣商工銀行再將貯蓄銀行業務分出,成立「株式會社臺灣貯蓄銀行」。戰後民國46年,株式會社臺灣貯蓄銀行被臺灣銀行接收,成為臺灣銀行儲蓄部,原臺灣貯蓄銀行發行的支票支付業務,也由臺灣銀行儲蓄部承接。但須將原日本年號及機構劃刪除線,改為民國及臺灣銀行儲蓄部名稱。本物件圓日本昭和年號疑未劃除。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6
編目日期:2018/09/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草包蝸牛)的圖片
藏品(座鐘)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94之1定期系列—新春音樂會)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象牙船(連盒))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