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2012黃石系列
登錄號:20120010019的圖片(20120010019_A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20010019的圖片(20120010019_A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9的圖片(20120010019_A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9的圖片(20120010019_A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9的圖片(20120010019_A004.jpg),第4張,共4張
作者:蔡松平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鈉玻璃
尺寸:長:39 x 寬:36 x 高:28cm
取得方式:購藏
藏品描述:蔡松平,1942年生於新竹,從小生活在南寮頭前溪出海口附近。他的成長背景和艱苦的生活環境塑造了他不拘一格的自由性格。早年在新竹玻璃公司工作,與玻璃結下深厚緣分,並於數十年來專注於玻璃工藝的研究與實踐。蔡松平對玻璃吹製藝術的熱愛無怨無悔,他看到傳統玻璃工業的衰退,對玻璃藝術的未來充滿希望,並將畢生所學無私地傳授給熱愛玻璃藝術的學生。蔡松平是新竹市竹塹玻璃協會的創會理事長,曾協助舉辦1995年首屆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推動臺灣玻璃工坊運動。他廣邀世界著名玻璃藝術家來台交流,並協助成立新竹市富禮國中玻璃技藝班,免費提供大學學生研修機會。他也參與規劃新竹市立玻璃工藝博物館及教育部玻璃創新營的舉辦。蔡松平的作品以創新和獨特著稱,深受觀眾喜愛,他的努力和貢獻為臺灣玻璃藝術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本件作品名稱為〈2012黃石系列〉,作品以黃色為色彩的基底,再徒手吹製過程中利用多層次包覆以及著色與熔著技法,創造出多采多姿的石頭狀玻璃容器。本件作品主要是利用徒手吹製成形,在架橋、切斷瓶口、開口整形後,利用工具將玻璃器扭曲變形,使之形成石頭狀。
吹製技法是玻璃藝術的工藝之一。這種技法是將金屬吹管一端伸入熔融玻璃中,並捲起適量玻璃膏,從吹管另一端向玻璃內部吹氣,吹出小泡,再捲起適量玻璃膏,吹大球體後加熱,重複上述步驟完成所需尺寸的玻璃體,經架橋、切斷瓶口、開口整形、切斷架橋、放入徐冷爐中徐冷,待徐冷後研磨拋光底部完成作品。此過程中,作者必須熟練掌握玻璃的流動性和溫度,以確保成品的均勻性和精細度。吹製技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使其適合製作各種複雜的形狀,包括瓶子、碗碟和藝術裝置。這項技法不僅能夠創造出獨特的玻璃紋理和色彩效果,也能夠充分展現作者的藝術風格和創意。

登錄號:20120010019

典藏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單位: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