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報國牌蠶絲抽出器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1.JPG)(CC BY),第1張,共10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1.JPG)(CC BY),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2.JPG)(CC BY),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3.JPG)(CC BY),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4.JPG)(CC BY),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5.JPG)(CC BY),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6.JPG)(CC BY),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7.JPG)(CC BY),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8.JPG)(CC BY),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09.JPG)(CC BY),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15.011.0003的圖片(20150110003_I01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0張,共10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5.011.0003

尺寸:45.7 x 51.6 x 23.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染色紡織編織
類別二:器物類,產業
文物描述:日本時代日人以臺灣氣候溫和,四面環海自然環境隔離,且無傳染性家蠶病毒,為極佳之蠶種製造地區,乃極力發展蠶種製造,運銷日本供應其國內養蠶用,1933 年(昭和8年)時,台灣計有蠶種場40家,年製種量曾達 24萬9,000 張。本文物是日本時代報國牌蠶絲抽出器,主要是將蠶繭上的纖維抽出,成為一條蠶絲。本物件為木製,左側有鐵製手搖滾輪,正面有竹片分列其上。正面的有報國牌的商標。
編目者:陳靜寬
編目日期:2016/06/23
已瀏覽清單
藏品(臺南市政府發行《臺南文化》新二十五期)的圖片
藏品(THE SOUND AND THE FURY)的圖片
藏品(栓菌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