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北崇聖會出版《崇聖道德報》月刊第42號昭和17年8月28日號
登錄號:2016.003.0928的圖片(2016003092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6.003.0928的圖片(2016003092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6.003.0928的圖片(20160030928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6.003.0928的圖片(20160030928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6.003.0928的圖片(20160030928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6.003.0928

尺寸:15 x 21.7 x 0.2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42/08/28~1942/08/28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
創作者/製造者:臺北崇聖會出版部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崇聖會、崇聖道德報、維繫漢學、漢儒思想
文物描述:1.此物件為《崇聖道德報》月刊第42號,於昭和17年(1942)8月28日發行,編輯兼發行人為許廷魁,發行所為臺北崇聖會出版部,此刊以講述道德、儒學為主,例如此次內容便有:「儒教」、「讀老子」、「說善」、「奎府樓雜錄 蕭梁父子兄弟皆深於儒學」、「衙門中之善人」、「苦盡甘來」、「病裡鴛鴦」…….等內容。
2. 《崇聖道德報》乃由「崇聖會」支持創刊於 1939 年,「崇聖會」是 1917 年由親日之瀛社與許多御用仕紳組成,目的在重修孔廟,提倡儒家思想,首任社長為木村匡,《崇聖道德報》內容除有徵詩者外,多言善惡
參考資料:1. 謝崇耀,〈日治初期新舊學之爭的歷史考察與時代意義〉,《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2008),頁223~224。
2. 謝崇耀,〈《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五期(2007),頁141。
編目者:陳靜寬
編目日期:2016/07/0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山水)的圖片
藏品(石錐)的圖片
藏品(黃丙寅《塭子內國民學校家庭通信簿》)的圖片
藏品(上衣)的圖片
藏品(錫製供盤)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郵票)的圖片
藏品(農村與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