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地官大帝像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035的圖片(20170010035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035

尺寸:15 x 12.6 x 27.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大陸
製造地:中國
關鍵詞:地官、中元、三官、三界公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地官大帝像採坐姿,粧佛已褪去,端坐於圈背椅上,椅下鏤空,腹前中央有一圓形入神洞,封榫尚存。地官臉形方圓,相貌莊嚴,雙眼垂視,鬍子已脫落,露出安裝鬍子之洞口。身著圓領寬袖袍服,雙手相接,以左手握右手於右腰側,是為抱袖(壽)體,手掌隱於袖內,胸前有看帶,腰束玉帶,腹部開入神洞,異於一般常見將入神洞安於背後。腳著朝鞋,雙腳踩於雙獅上,底下有雙層踏几,上窄下寬,上層踏几雕有漂亮的獅吞几腳,臺座則有雕花。
2.地官大帝為三官大帝之次,與天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又稱三元大帝,民間通稱「三界公」,為上古時期自然崇拜之遺留,道教尊稱地官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主赦罪,民間亦視為普度公,常見於中元普度法會上。或以天地水三官為上古賢君堯舜禹,以陰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其聖誕日,備受道教與民間尊崇。(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謝宗榮,2014,《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同蕊草、異色線柱苣苔)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三,二,一月份坍方)的圖片
藏品(巫氏族譜卷六(影本))的圖片
藏品(圓形燭台)的圖片
藏品(異極礦)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臺灣臺南公園)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