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王靈官像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1.JPG)(CC BY-NC-ND),第1張,共9張
CC BY-NC-ND(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1.JPG)(CC BY-NC-ND),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217的圖片(20170010217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217

尺寸:10.6 x 9.2 x 21.2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靈官、天君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王靈官像採坐姿,端坐於方形臺面上,通身佈滿灰塵,表面粧佛仍可辨識。王靈官像作三眼文官造形,臉部修長,作降紅色,嘴部及兩腮蓄五柳長髯,神色肅穆。頭戴幞頭,身著蟒袍、皂靴,腰部束玉帶,胸前束看帶。左手下垂握拳置於左膝之上,右手握玉帶,左腿前伸,靴尖向上翹起。
2.王靈官為道教重要的護法神之一,俗以為唐代的王惡或宋代的王善,曾為湘陰城隍,其廟為薩真人所焚燬,遂偷偷跟隨薩真人十二年以伺機報復,唯薩真人功行已高即將供職天庭,遂拜薩真人為師,道教奉為三十六天將之一,賦予王靈官護持道法之司,中國地區道觀奉王靈官於山門後之殿堂,臺灣鸞堂信仰奉王靈官為五恩主之一。其像多作紅臉、紅髮、紅髯之武將裝束,上額正中央第三隻眼,左手結靈官指,右手持鐵鞭,文官造形較為少見。(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裂葉艾納香)的圖片
藏品(抗戰勝利後主席授勳有功之美軍洛基中將)的圖片
藏品(紹定通寶)的圖片
藏品(扶芳藤)的圖片
藏品(撇仔鬚)的圖片
藏品(狗舌草)的圖片
藏品(下花細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