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487
尺寸:15 x 15 x 27.8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戲神、田元帥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田都元帥像採坐姿,座椅已失,袍服粧佛以錦雕安金為主,局部剝落,右袖下襬破損,下頷蛀蝕一小孔,左足一道縱裂紋。元帥作年輕男子相貌,無冠,上額寬闊,絳紅色臉,鳳眼長耳,口部微張,嘴角兩側有梨窩,腦後鑿兩並列之小孔,作為植髮辮處,髮辮脫落缺損。內著鎧甲,外罩錦袍,左袖口向後方揚起,右手臂及雙膝露出護甲,作文武身造形,腰間繫腰帶,胸前束護腹,以上方看帶固定,正面粉線粧佛獅頭紋,下襬粧佛蟒紋。左手向前伸出,手握書卷,卷端缺損,右手下垂手掌虛握,置於右大腿上,持物已失。雙足著皂靴,左足稍向外伸,右足內縮,作文武腳姿態。
2.田都元帥又稱為田公元帥,民間俗稱相公爺,相傳即唐代梨園樂師雷海青(一說雷萬春),安史之亂時犧牲,後顯靈護駕,玄宗見雲端有一田字,封為田元帥。閩臺一帶祀田都元帥為戲曲守護神,受北管軒社、歌仔戲與布袋戲班等奉為祖師爺,其像多作臉上有螃蟹紋,傳說其強褓時期被丟棄於田野間,後為螃蟹吐沫而延續生命,故奉祀元帥之戲班有禁食螃蟹之禁忌。(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