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灶君像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565的圖片(20170010565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565

尺寸:9.5 x 7.3 x 16.1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司命、灶君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灶君像,作坐姿姿態,表面施作塗裝、安金不見紅粧佛技法,腹部尚存些許粉雕,表面粧佛剝落嚴重。臉型輪廓圓潤,雙眼半睜。頭戴忠靖冠,身著右衽寬袖衣,肚腹圓凸,腹下束腰帶,胸前有看帶,坐於圈背椅上。挺身端坐,雙足垂下,雙手倚著圈背椅的扶手,左手翻掌向上作托物狀,此坐姿手勢稱為「如意體」。圈背椅的椅背披著坐布,椅前有踏几。
2.灶為古代五祀之一,灶君又稱灶王爺、灶神等,較正式之稱呼為「司命灶君」或「司命真君」,道教尊稱「太乙定福司命真君」。俗以灶君為玉皇上帝之第三子,因貪看女神而被派駐於家戶之廚房,以司記錄功過,為家宅之主。每年陰曆十二月廿四日清黗前返回天庭述職,民家以甜食、油肉祭祀送灶,以祈上天言好事,再於翌年正月初四日接返,鸞堂信仰以司命灶君為五恩主之一。(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聯貫出版社印《中華世系圖》)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體育處產業工會會旗)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愛と平和(Amor et Pax))的圖片
藏品(石刀)的圖片
藏品(張德輝民國54年4月4日豐原鎮長就職周年紀念合照)的圖片
藏品(紫口岩螺)的圖片
藏品(吳三連先生文藝獎獎狀)的圖片
藏品(東罟企業榮譽出品封神榜撲克牌)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