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福德正神像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0904的圖片(20170010904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0904

尺寸:14.5 x 12.8 x 23.1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土地公、福德正神
文物描述:1.本件福德正神像以木雕彩繪製作,粧佛已除去。福德正神頭戴方巾,五官立體,雙頰飽滿,鼻頭削落,嘴蓄長髯,神情莊嚴。福德正神造形呈現貴字體姿態,身穿長袍,衣褶線條流暢,長袍彩繪大半脫落,僅能看出原色應為青色。福德正神端坐於圈背椅上,圈背椅僅有一半,底下以木塊補充,雙手手掌削落已不知所持何物,雙腳踏於踏几上。
2.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又有后土、伯公、福德爺等稱呼,源自於土地的信仰,因福德正神掌管農作豐收與六畜興旺,因此獲得普遍的崇祀,也因掌管生業而逐漸被視為是財神,因此福德正神往往手持如意與元寶,代表福氣富貴的象徵。民間普遍以農曆8月15日為福德正神聖誕,平常則以每月的二日與十六日祭祀福德正神,祈求五穀豐登,百業興隆。(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王健旺,1998,《台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藏書票—Hermaphrodite)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中華民國四十四年壹角錢幣)的圖片
藏品(黃則修攝俯瞰廟內的人群)的圖片
藏品(重新五福宮碑記拓本(乙))的圖片
藏品(金口法螺)的圖片
藏品(池邊洗衣)的圖片
藏品(藍磯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