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關聖帝君像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17.001.1177的圖片(20170011177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1177

尺寸:41.3 x 42.4 x 71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關公、山西夫子、文衡帝君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關聖帝君像,作坐姿姿態,表面粧佛已褪去。臉型輪廓呈橢圓形,皺眉,鳳眼,鼻翼兩側、唇下、下顎有植鬚孔,鬍鬚已失。頭戴軟巾,巾帶垂至兩肩上,身作「衷甲」式的裝束,亦即身著鎧甲,鎧甲外套著盤領衣,肚腹圓凸,腹下束腰帶,胸前有看帶,腳穿皂靴。挺身端坐,右腳向內縮,露出右擋鎧甲,右手舉起作捻捧狀,右手握著圈背椅的扶手出頭。圈背椅的椅前有踏几。
2.關聖帝君又稱漢壽亭侯、文衡聖帝、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俗稱關公。關聖帝君本名關羽,字雲長,生於東漢桓帝延熹3年(160),為三國時期蜀漢之大將,東漢靈帝末年天下動亂,關羽投身劉備,與張飛等三人「桃園結義」,起兵匡扶漢室,建安24年(219)兵敗為吳軍擒殺。關羽受歷代官、民崇祀,信仰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聖,列入政府祀典而與崇祀孔子的文廟並列文武二聖,隨著歷代朝廷褒封日隆,儒、道、釋三教也將其列入神譜。清末至今臺灣各地許多鸞堂將關公奉為「恩主公」,更發展出「玄靈高上帝」的天帝信仰。(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仇德哉,1974,《臺灣廟神傳》。臺北:作者自刊。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巾山國王頭旗)的圖片
藏品(阿里山忍冬、漸尖葉忍冬)的圖片
藏品(沙家十五女英豪)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
藏品(微醺)的圖片
藏品(芰荷綠雲)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勝家牌裁縫車)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