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25.0165
尺寸:26.5 x 1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圖像書籍
關鍵詞:臺中州、觀光案內、台灣印象
文物描述: 本文物為《臺中州觀光案內》,其封面為彩色印刷,為邵族婦女,手拿杵,準備演奏杵音的畫面,其後方也山的輪廓,及日月潭的景色,在封面的右上角則註明了「臺中州觀光案內」的字樣。而一旁則有臺中市街的黑白照片一張,照片正下方則印有「臺中市 中部臺灣宣傳協會」的字樣。在此面下方,也有「挙つて台博へ 揃つて台中へ」的標題,內容則為介紹山岳の臺中(臺中的山岳)、產業の臺中(臺中的產業),兩側則有臺中公園及新高山(玉山)的黑白照片。而背面中間則有臺中州略圖,劃分出臺中州轄區範圍,其下方則有「臺中附近の視察場所」一文,內容為臺中州的各景點並介紹,分別為「臺中公園」、「八卦山」、「埋伏坪」、「日月潭」、「霧社」、「農事試驗場」、「物產陳列館」、「芭蕉檢查所」、「沙山移民村」、'「魚池茶園」、「柑橘園」、「清水帽子檢查所」,其文章與地圖則被內文所介紹的景點,其中9張黑白照片所圍繞。
觀光案內指的是旅行指南書,而在日本最早則出現於明治14年(1881年)由Kerry社所出版的《北日本旅行案內》,後開啟了旅遊指南出版的熱潮,而這些出版多與鐵路省有關,為的是增加鐵路旅客的政策意涵,旅遊的興起,也與鐵路建設發展有所關連,而在明治41年(1908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台灣鐵道名所案內》,介紹各車站及周邊景點,更附有照片,隨後又於大正元年(1912年)出版《台灣鐵道案內》,大正5年(1916年)改名為《台灣鐵道旅行案內》,一直出版至昭和17年(1942年)。而觀光景點的選擇又與殖民者的立場有所相關,透過挑選展現其統治結果及臺灣的人文、自然景觀。
參考資料:1.徐佑驊,〈日治時期「台灣寫真帖」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頁122~131
2.齊藤啟介,〈《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塑造的台灣形象〉(台北市:國立政治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頁25~27
編目者:石文誠
編目日期: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