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綠緞地獅形圍涎
登錄號:20170010283的圖片(20170010283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0283的圖片(20170010283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70010283的圖片(20170010283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織品
尺寸:長:21 x 寬:21.2cm
重量:0.03kg
取得方式:移撥
藏品描述:" 本件為綠緞地獅形圍涎,圍涎又稱圍兜、口圍、口水兜等。正面以綠色緞面布為底,外緣與邊框有兩道細條裝飾,內為連續鎖針,外作釘繡。身軀用釘繡裝飾圖紋,如銅錢、卷軸等。獅頭眼、鼻部分,繡線加粗以釘繡處理,內填填充物作立體狀,眼眶作咖啡色絨毛;張嘴吐舌,其獠牙向兩側外勾。嘴上有黑白雙色混線作鬍鬚。兩色有耳,耳緣裝飾有絨線作毛髮狀,上緣綠色、下緣藍色。本件獅頭眼睛半闔半張,看起來欲睡又醒,十分憨拙可愛。
圍涎在清晚期之後是民間兒童生活中必備的服飾用品,跟現代的圍兜相同皆是圍繞環扣於兒童脖頸的部位,主要功能是為了避免口水或進食時的飯渣、菜渣等弄髒衣物,保持外衣的整潔,與女性所使用的雲肩功能性類似,因此意稱為小雲肩。兒童所使用的圍涎其造型與圖案題材多半富有吉祥寓意,如裝飾有虎、獅、麒麟等猛獸,用途是為趨吉避兇,皆是祈願小孩能平安順利成長。

登錄號:20170010283

典藏單位: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虱目魚一身是寶)的圖片
藏品(嘉慶十一年大肚中社阿甲報旦立永耕字)的圖片
藏品(乾隆三十三年謝門黃氏立賣盡杜絕契)的圖片
藏品(皺葉耳葉蘚)的圖片
藏品(狛犬前合照)的圖片
藏品(內埔萬丹間通路築橋碑記拓本(一))的圖片
藏品(聚餐合照)的圖片
藏品(無題名:秋高晴送爽(二首)(五律);秋日書懷(二首)(五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