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戀戀夏日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4.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4.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1801001的圖片(201801001_A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6張
作者:江松智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孟宗竹、銅環
年代:2016
尺寸:長:48 x 寬:17 x 高:69cm
主要技法:應用傳統刻法雕出枯萎荷葉的滄桑歲月的感覺,利用可彎曲竹材的特性,染上淺綠的圓形,達到榮與衰的感覺。
作品描述:這個好似木頭刻出的詩篇,其實是一個具有厚度的中空有節竹材,雕刻技法細膩且一體成型,色澤處理合宜,表現出夏日萬花齊放百家爭鳴後,繁華退去,剩下的是滄桑殘荷和風霜後的乾葉,樹蛙夫妻對小樹蛙細數著過往的豐功偉業,教育著晚輩要努力才能成功,且要有竹的虛心,能伸能屈,並像圓一樣的得體,在綠意盎然的夏末裡,夢想就在圓竹(築)上。(本文摘自2017台灣工藝競賽專輯)

江松智的戀戀夏日這件作品曾獲2017年台灣工藝競賽美術工藝組1等獎,其中將絲瓜的不規則多皺紋的型態與表面,以及青蛙可愛的模樣生動地刻畫出來,在雕刻方面顯示了創作者精細雕刻的能力。詳細看,這件作品以孟宗竹管雕刻出殘破乾枯的絲瓜,絲瓜僅剩右邊部分軀體,左邊部分則不知所以。但就算在這樣的腐朽絲瓜上,仍然有好幾隻青蛙自在地優游休憩,有如在夏日的好時光中。無視於瓜果殘破的青蛙,似乎有一種灑脫與超越!觀看作品時,人們目光的焦點可能從大絲瓜推進到小青蛙,但拉遠來看,瓜果青蛙都在一個具有梯形體底座上面的圈環中,有逃不出如來佛掌心之感。另一方面,整個作品像個獎盃,彷彿在獎勵著對殘破的另類解釋。(詮釋委員:黃世輝)

館藏編號:20180100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陳發梅參加臺北市民防指揮部民防幹部第一期訓練優良獎狀)的圖片
藏品(銀梳)的圖片
藏品(側,正面圖、屋架圖、第一,二,三厨房,厠所平面圖、甲-甲~丙-丙剖面圖)的圖片
藏品(老虎鼻腔上顎骨化石)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758))的圖片
藏品(昭和19年臺灣總督府新竹第三青年特別鍊成所第壹回紀念寫真)的圖片
藏品(傾國傾城慾海花)的圖片
藏品(臺灣紅茶股份有限公司關西茶廠茶葉包裝紙袋(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