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1.0134
尺寸:18.6 x 25.7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政府文書
關鍵詞:溪湖街、警防團、防衛團、防衛動員、中溪湖國民學校
文物描述:本文物為昭和18年(1943)3月31日,為溪湖街防衛團長岡田治之助寫給副團長、分團長、副分團長、本部附班長副班長等人,通知防衛團解散,組成警防團,在4月2日於中溪湖國民學校舉行相關典禮。
防衛團於昭和11年(1936)〈臺灣國民防衛規程〉後產生,為防空監視、燈火管制、警備、救護、防火等工作,後因 昭和18年(1943)敕令194號〈臺灣警防團令〉,將原有的防衛團、消防組、壯丁團整併為警防團,並由內務轉制警務系統管轄,其正副團長多由在臺日人或臺籍地方人士所領導,其任務為防空、消防、救護等工作。
參考資料:1.范耿鈞,〈日治時期臺灣的防空〉,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郭怡蓁,〈戰時民間的防護組織:警防團〉,《臺灣學通訊》第90期,2015,頁18-19。
3.唐志展,〈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防空洞與居民空襲記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1。
編目者:林孟欣
編目日期: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