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光緒19年11月黃昌敬保結字
登錄號:2019.015.0026的圖片(2019015002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15.0026的圖片(20190150026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15.0026的圖片(20190150026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5.0026

尺寸:49.5 x 42.5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準確日期:1893/12/08~1894/01/06
年代描述:光緒19年11月,即1893/12/08-1894/01/0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民間文書
類別二:器物類,商業財產,契約
關鍵詞:熟番、岸里社、徐振利
文物描述:本件屬於岸裡社潘家文書其中一件,為光緒19年(1893)11月,黃昌敬出面擔保和胞兄共有地產權清楚,以讓胞侄黃重耐、黃重補、黃重宗能將此地賣斷給徐振利。黃昌敬與侄黃重雲、黃重起、黃重生,姪孫黃阿水、黃阿時、黃阿連、胞兄黃昌歲、族親黃義川、黃義番等共有一處坐落在芝葩里、五塊厝庄的田地。光緒19年(1893),胞侄黃重耐、黃重補、黃重宗等因乏銀應用,想將此地賣斷給徐振利;但因為胞兄黃昌歲的上手契及圖書等2件已火燒,多年來遍尋不著,導致徐振利不敢承買。因此黃昌敬出面具結擔保此地的產權,以免日後又有人拿出不實的單據滋生事端。代筆人黃贊元,中人呂傳興、呂啟南。
本件背後無托裱,紙質較白,契面無破損。在契字年代「光緒」字上似有蓋印。此保結字可了解中部地區漢人彼此間土地的買賣,須將上手契約一併取得方具效力的情形,具有珍稀性。
編目者:蘇峯楠
編目日期:2020/08/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新和興歌劇團劇本《劉陽復國》)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