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日清戰鬪圖繪
登錄號:2019.015.0116的圖片(20190150116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15.0116的圖片(20190150116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15.0116的圖片(20190150116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15.0116

尺寸:23.9 x 35.5cm
歷史分期: 1875-1895(清代-光緒)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歷史圖繪
關鍵詞:乙未之役、浮世繪、畫報
文物描述:此件為奧田中兵衛所臨寫、印刷兼發行,於明治28年(1895)4月發行。此圖的大標題下的小標題為「李鴻章來大日本帝國乞和談判圖」,但其時中國雖是戰敗國,卻被迫簽下史上最不平等的條約,圖繪中卻用「乞和」2字;再看圖畫裡的清國代表李鴻章臉部表情充滿不悅之貌,並沒謙卑低頭的狀態,哪來乞和之實。此圖繪反映出當時意欲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
此系列浮世繪畫報製作年代在1893-1895年之間,詮釋當時日本如何記錄19世紀末的這場大戰,及對戰爭的宣傳情況。為對一般民眾的宣傳文宣,達到與中國相互間的政治宣傳與心理戰。浮世繪圖在日本早期絕大多數為木版畫(多彩),少數為石版畫(單彩),是日本江戶時代盛行的民間藝術,既是裝飾物,又傳遞故事和信息。此種繪圖的製作由畫師、雕師、拓師按順序分工合作完成,從繪畫、刻板到上色,有著非常嚴密的工序,和日本人的性格相同,非常細膩與專業。此系列浮世繪畫報極具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
此畫圖為木版畫(多彩),圖面上窗戶玻璃處的紅漬,可能是板面紅色層印刷時不小心染上,右邊直條狀紅色邊框顏色深淺飽和度不一,木板複印時紅色色料上彩不均,為當時木板印刷品一大缺點。此件屬1895年乙未之役相關印刷類圖像文獻,圖像具史料特殊性。
參考資料:代代相傳的浮世繪技術,資料來源:走進日本,日本資料庫。網址:https://www.nippon.com。點閱日期2019.5.4。
編目者:蘇峯楠
編目日期:2020/08/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彩繪坐姿雙女祖先畫像)的圖片
藏品(縫紉木尺)的圖片
藏品(眼蝶科)的圖片
藏品(紅斑梯形蟹)的圖片
藏品(南方古猿右臂尺骨(模))的圖片
藏品(神劍遊龍)的圖片
藏品(1961年3月1日《新英文法》著作權執照)的圖片
藏品(弧邊管招潮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