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新竹州茶園採茶風景明信片
登錄號:2019.031.0624的圖片(20190310624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9.031.0624的圖片(20190310624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19.031.0624的圖片(20190310624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9.031.0624

尺寸:14 x 9cm
外文名稱:(臺灣情調)茶園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20~194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茶業試驗場、中壢郡、平鎮區、茶女、茶樹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新竹州茶園採茶風景明信片。明信片為新竹州的茶園景觀,右半部可見山坡,左半部為茶園,茶園內有多名戴斗笠的婦女正在採茶;左上部有「(臺灣情調)茶園」的題名,以及日文解說;日文解說的大意是:新竹州下茶園之採茶異於日本,一年四季可採茶10幾次,年產值在1千萬圓以上。
2.新竹州管轄範圍大致是現今的桃園市、新竹市及新竹、苗栗兩縣,日治後期茶業產量向居全臺之冠。1903年,總督府在今桃園楊梅埔心車站附近設立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執掌製茶試驗業務;1909年,日本當局將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南遷到今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矮坪仔地段。次年(1910),將試驗場名稱改為民政部殖產局附屬茶樹栽培試驗場(又稱安平鎮茶樹栽培試驗場),使新竹州的楊梅、平鎮地區成為日治時期茶業改良的重鎮。
參考資料:邱顯明,2004。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9
編目日期:2021/0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鳳求凰)的圖片
藏品(臺北景點相簿)的圖片
藏品(玉管珠)的圖片
藏品(柯蔡阿李與柯旗化來往信件)的圖片
藏品(原住民工藝雕刻桌)的圖片
藏品(臺灣銀行發行壹圓紙鈔)的圖片
藏品(與吳忠信熊耀文等來往電報)的圖片
藏品(傀儡戲偶(青大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