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0.006.0175
尺寸:19.3 x 26.7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文書檔案,民間文書
創作者/製造者:軍用犬商會
帝國軍用犬協會臺灣支部
製造地:臺北市若竹町壹丁目二番地(今臺北市萬華區柳州街31巷一帶)
關鍵詞:帝國軍用犬協會、軍用犬商會、大東亞戰爭、軍犬訓練
文物描述:1.本件長23公分、寬32.6公分、高0.1公分,為四張紙類文物共同組成的文物,包含帝國軍用犬協會的入會申請書、帝國軍用犬協會展覽會審查表、帝國訓練優勝犬競技大會廣島支部隊選審查表、臺灣日日新報的嘉義軍用犬訓練大會報導等物件。其中入會申請書的會費為一年八圓,首次入會費為貳圓,會費可分一次繳清或兩回繳納,可填寫介紹會員,本件的介紹會員為酒井銀次郎,居住地點為臺灣臺南州嘉義市榮町三丁目九O番地(即今嘉義市北榮街一帶,座標:23.48041,120.44648。)。事務所地點為東京市神田區一橋二丁目的教育會館。而在審查表上,場所為西訓練場,時間為1935年10月5日,審查項目包含搜索(20分)、前進(1分)、休止(10分)、馴致(含拒食、棒、音響、假裝犯人、射擊)、襲擊、障礙(高飛、幅飛、極壁)等項目。
2.1930年代後的動物祭(或動物慰靈祭)以軍馬、軍犬及軍鴿作為宣傳活動的主要動物,或這是以展覽會、競技會與軍用動物訓練演出。1934年,為配合狗年,曾辦理以狗為主題的展覽會;1938 年起,展覽主題改為「軍用犬」,由軍部提供十頭軍用犬參展,派出第一連隊軍犬班班長指揮軍犬訓練實演。由軍方主導展示的目的,在於更彰顯犬的軍用性格,也加深公眾對戰爭與動物之間的印象。
參考資料:鄭麗榕,2020/08。「我皇軍在戰場上,人與人、人與動物、甚至動物與動物之間,都結成了強烈的愛之絆」──戰爭時期的動物宣傳。故事網站,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military-animal-in-taiwan(瀏覽日期:2020/10/14)。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9
編目日期: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