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銅鑄戢耳公媽爐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5.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6.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7.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21.054.0006的圖片(20210540006_I008.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1.054.0006

尺寸:18.7 x 13.8 x 10.6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祭祀用具與物品
關鍵詞:祭祀用品
文物描述:本件香爐據捐贈者口述係於1970年代購自新竹市北門大街的佛具店。
香爐,是用於燃燒香料的容器。香爐的各個大小、形式和建築材料差別很大,在許多文化中和宗教都有使用。在許多文化中,燒香有精神和宗教內涵,影響了香爐的設計和裝飾。線香香爐裝有香灰,在祭祀時將整柱線香插入香爐來燒香。
公媽爐是漢人廳堂祭祀祖先的香爐,閩南族群泛稱歷代祖先為公媽,故名公媽爐。公媽爐在材質、形式上與神明爐類似,傳統上多喜好錫製香爐,以錫之諧音祈求祖先賜福子孫,本件則屬黃銅材質,在造型上傳統的公媽爐多作四足的方形爐,以符合傳統祭祀人鬼神之習俗,並特別講究必須有爐耳,以之象徵子嗣不絕、香火薪傳,爐耳作雙龍雙螭或雙獅造型,即「龍生九子」中性好煙的金猊形象。
編目者:林孟欣
編目日期:2022/02/25
已瀏覽清單
藏品(右側立面圖  左側立面圖  丁式)的圖片
藏品(沙家十五女英豪)的圖片
藏品(研究《笠詩刊》的基本原點)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瓷盤)的圖片
藏品(演出試運轉客觀測試)的圖片
藏品(骨耳飾)的圖片
藏品(雪山寶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