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咒輪壇城護身符
登錄號:20210010015的圖片(20210010015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10010015的圖片(20210010015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210010015的圖片(20210010015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作者:蒙藏文化館館藏
文物分類:器物類\宗教禮俗
族群:蒙古族,藏族
尺寸:長:17.5 x 寬:8.5cm
藏品描述:1.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隨身護身符及修持法器。
2.咒輪壇城護身符外部布面綴有綠松石,藏傳佛教認為綠松石具有特殊之能量,有護身作用。
3.普巴杵分為2種,特別之普巴杵通常供奉於佛龕內,一般性之普巴杵是出家眾帶在身上,作為隨身修行的法器工具,或作為信眾前來要求保佑加持、誦經唸咒消災祈福之工具。
4.金剛杵與鈴經常在法會上同時使用,是誦經修法時會使用的法器。
5.金剛,不可破、無堅不摧,象徵堅固鋒利之智,可以斷除煩惱、降服惡魔。金剛杵原為古代印度的兵器,佛教用為法器。造型有獨股、三股、五股等,五股者較為常見,象徵五佛五智。也有兩杵垂直交叉者,稱為金剛交杵,常見於壇城的外圍四角。
護身符可分為攜帶式小佛龕(藏語稱為噶烏)、手繪或印製曼陀羅圖,摺成方形或圓形藏紙之布包、天珠、綠松石等物品寶石,經由高僧上師念經加持後,將送給信眾弟子隨身攜帶作為護身之用。其中天珠及綠松石,藏人相信有天生保護的能量,因此為普遍能看見藏人喜愛配戴為裝飾也有護身符的作用。

館藏編號:20210010015

典藏單位:蒙藏文化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墻剖面)的圖片
藏品(水冬瓜)的圖片
藏品(影偶頭—武淨)的圖片
藏品(磨製石錛)的圖片
藏品(青剛櫟、鐵椆)的圖片
藏品(中華複葉耳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