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草仔崎田345地圖謄本
登錄號:2022.006.0051的圖片(20220060051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22.006.0051的圖片(20220060051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22.006.0051的圖片(20220060051_P001.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22.006.0051的圖片(20220060051_I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2.006.0051

尺寸:39.7 x 28.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準確日期:1925/06/26~1925/06/26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日治時期主題地圖
關鍵詞:地圖謄本、土地調查事業、古木章光、草仔崎
文物描述:本物件為一份「地圖謄本(縮尺千二百分ノ一)」,為大正14年(1925)6月26日調查土地所在桃園郡蘆竹庄坑子外字草仔崎的三四五番地,為田地,署名為新竹州知事古木章光。

「地圖謄本」最早於明治31年(1898)9月制定《臺灣地籍規則》、《臺灣土地調查規則》,並成立「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在明治31年(1898)到明治37年(1904)間,針對水田和旱地等田園實行地籍調查、三角測量及地形測量三種土地調查事業。明治34年(1901)成立「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對於台灣社會進行持續且大規模的實證調查,並且據此完成了大量的調查報告書與統計。「地圖謄本」即是日治時期土地調查事業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更是第一線調查人員進行調查的一手資料。

古木章光,靜岡縣人,生於明治12年(1909)。明治42年(1909),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政治科。歷任臺灣總督府財務局、殖産局勤務、財務局打狗出張所長、財務局金融課長、財務局税務課長。大正13年(1924)出任新竹州知事,昭和2年(1927)卸任。
編目者:陳柏志
編目日期:2023/02/08
已瀏覽清單
藏品(《臺北道》系列:〈南京西路法主公廟〉)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2134))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中央帶啄孔與旋截痕打製圓板殘件)的圖片
藏品(大林蒲-鳳林觀音寺-3)的圖片
藏品(貴州黎平苗族圍腰 )的圖片
藏品(樂美大酒家《中日歌謠精選》)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礦工(49) / 礦工(50))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