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22.026.0001
尺寸:13.7 x 20.1 x 4.7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1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工具書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書籍,語文
製造地:中國上海
關鍵詞:字典、閱讀史、羣學社、上海、時敏齋商店
文物描述:本件為許伏民等人編輯《新編中華字典》,紙質,封面裱有布面,1914年中國上海羣學社石印本。書前附有中華民國2年(1913)9月任職教育部的沈彭年寫序。書末有「昭和弍年(按:1927年)丁卯年,弍月十一日,台南市清水町二丁目一六三番地翁郁文置」手寫字跡,以及鈐有「翁和尚」朱文圓印。
翁和尚(1893-1980),即翁郁文(其幼時入私塾習漢學時,由塾師錫公所給的名字),為捐贈人張浚欽的外祖父。公學校畢業後,進入其姑丈於臺南市本町(今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所開設的鐘錶店「時敏齋商店」工作,頗得老闆器重與信任,後更升任掌櫃。依據捐贈人所述,由於翁和尚有漢學基底,對中國文學作品頗有興趣,因此曾擁有《東漢演義》、《西漢演義》、《三國演義》等演義類古典小說讀物,也曾經是其孩子們小時候床邊故事的題材;至於此件《新編中華字典》,即翁和尚至中國出差談生意時所購得,到了1960年代再轉贈給當時就讀中學的張浚欽。張浚欽常以此書查詢中文字古義,也學到不少罕用漢字,頗有所得,使用時間長達近六十年之久,最後於2022年決定捐贈予臺史博典藏。
從物的生命史來看,此書於中國上海印製出版、再由臺灣人購買使用,戰後則傳承至其孫輩仍持續使用,除了有20世紀初期東亞書籍流通以及臺灣人閱讀生活文化史的相關片段,亦留有捐贈人對於先前家族長輩的相關記憶。
編目者:蘇峯楠
編目日期: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