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旋律二樂章》修訂版 管弦樂曲 總譜 手稿 完稿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2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0.jpg)(CC BY-NC),第2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2.jpg)(CC BY-NC),第3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3.jpg)(CC BY-NC),第4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4.jpg)(CC BY-NC),第5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5.jpg)(CC BY-NC),第6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6.jpg)(CC BY-NC),第7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7.jpg)(CC BY-NC),第8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8.jpg)(CC BY-NC),第9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09.jpg)(CC BY-NC),第10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0.jpg)(CC BY-NC),第11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1.jpg)(CC BY-NC),第12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2.jpg)(CC BY-NC),第13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3.jpg)(CC BY-NC),第14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4.jpg)(CC BY-NC),第15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5.jpg)(CC BY-NC),第16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6.jpg)(CC BY-NC),第17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7.jpg)(CC BY-NC),第18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8.jpg)(CC BY-NC),第19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19.jpg)(CC BY-NC),第20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1.jpg)(CC BY-NC),第21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2.jpg)(CC BY-NC),第22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3.jpg)(CC BY-NC),第23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4.jpg)(CC BY-NC),第24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5.jpg)(CC BY-NC),第25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6.jpg)(CC BY-NC),第26張,共27張
登錄號:212015020008的圖片(212015020008_A027.jpg)(CC BY-NC),第27張,共27張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212015020008
類別:影音類\樂譜
作品日期:1970/05/05
作曲:郭芝苑
描述內容/摘要:作品描述:顧名思義,《臺灣旋律二樂章》係具有兩個樂章的管弦樂曲,主題素材來自臺灣本土。「第一樂章」為D大調緩板(Lento),「第二樂章」為D大調快板(Allegro),兩樂章間沒有明顯的停頓。「第一樂章」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旋律靈感來自高甲戲悲傷的旋律:首先,由長笛在中音區吹奏帶有半音下行的滑音,小鼓擊出自由、帶有禪意的節奏,鋼琴彈奏出同時具二度、四度、五度的不和諧長和聲音作為伴奏,使樂曲開頭即充滿優雅、哀愁的氣息。隨後,雙簧管、單簧管與法國號依序在不同調性上重複這段旋律,愈益增強音樂悲戚、深沉感受;第二主題的靈感,亦來自南管曲牌(C段),共呈示兩次。第二次的呈示將音樂推升至高潮。樂曲最終,再現第一主題動機片段,以孤寂、飄渺的長笛樂聲來結束此樂章。「第二樂章」的結構以賦格為基礎,對位、卡農、追唱等創作技法,引出繁複、熱鬧的聲響趣味;兩個主題皆以自然小音階為基礎,一活潑、一溫順,形成對比;樂曲最終結束於熱鬧磅礡的高潮中。

《臺灣旋律二樂章》修訂版
大總譜;手稿(完稿);27面(14張)。
以鉛筆抄寫,紅筆、黑筆添補。
創作日期:1960-12-10(作曲);1970-05-05(修改)。
已瀏覽清單
藏品(計畫圖)的圖片
藏品(毒蛾科)的圖片
藏品(陶杯)的圖片
藏品(夜蛾322)的圖片
藏品(林柏燕輯註:「大新吟社」原稿複印本─十)的圖片
藏品(臺灣山岳會出版  《臺灣山岳 》第12號昭和17年2月號)的圖片
藏品(王攀元浮雕鑄銅)的圖片
藏品(美學引論1—笠叢書之十一(影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