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尺寸描述:2.77(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六銖半兩》(館藏編號78-00907),錢面為圓形,方形穿孔,無內外廓,孔邊及幣邊粗糙,穿孔右左兩側鑄有錢文「半兩」二字,筆畫鼓凸,「半」字頂端左右兩折呈直角狀,幣背光素。此件於1989年入藏本館。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併滅六國後,統一幣制,以秦半兩取代原六國自有貨幣,將貨幣樣式統一為方孔圓形,西漢成立後雖沿用半兩錢,惟持續進行貨幣減重。漢初榆莢半兩減重濫鑄情況嚴重,呂后掌權第二年(186B.C.)開始鑄造八銖半兩錢,然因改變劇烈人民接受度不高,通行未久再行減重,六銖實為八銖半兩後期的減重錢,及至漢文帝推行的四銖半兩錢為止。
館藏編號:78-00907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