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四銖半兩
登錄號:78-00909的圖片(cu78-00909na0001t.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78-00909的圖片(cu78-00909na0001t.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78-00909的圖片(cu78-00909na0002t.jpg)(CC BY),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尺寸描述:2.35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四銖半兩》(館藏編號78-00909),錢面為圓形,方形穿孔,無內廓,幣緣有一圈外輪,輪邊甚細,穿孔右左兩側鑄有錢文「半兩」二字,「半」字頂端兩折呈直角狀,幣背光素。此件於1989年入藏本館。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併滅六國後,統一幣制,以秦半兩取代原六國自有貨幣,將貨幣樣式統一為方孔圓形,西漢成立後雖沿用半兩錢,惟持續進行貨幣減重。漢文帝五年(175B.C.)開始推行四銖半兩錢,並允許民間私鑄,成功改革鑄幣制度,四銖半兩成為漢初穩定的貨幣,鑄行數十年至漢武帝止,其形式亦有多種,如有輪半兩、內廓半兩、穿上橫畫半兩等。

館藏編號:78-00909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配筋圖)的圖片
藏品(裡白巴豆)的圖片
藏品(石果珍珠茅)的圖片
藏品(放射線科平面發展圖(地下室))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人-青魁)的圖片
藏品(哺乳動物角化石)的圖片
藏品(箭)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