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紅陶袋足鬲
登錄號:85-00002的圖片(py85-00002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85-00002的圖片(py85-00002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85-00002的圖片(py85-00002na0001c.jpg)(CC BY),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其他:商
尺寸描述:高13.5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紅陶袋足鬲》(館藏編號85-00002),粗短頸、口微侈,頸兩側設繫耳,深腹,下設三中空袋足。
鬲是古代的一種炊具,主要用於烹煮食物。 其形類似於鼎,區別在鼎有實足,鬲是袋形足。從其相似的功能與形狀來看,鼎應該是由鬲發展而來。早在新石器時代,陶鬲就已經被廣泛使用,至春秋戰國時期消失。三中空袋形足,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加熱效果,腿長襠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於下方填柴引火。西周時期,鬲除作為日常生活用器外,也常常用作陪葬品,一般在中小型墓中陶鬲與罐、簋等組合使用。實用鬲多為夾砂陶,胎質堅硬器壁較厚;陪葬鬲則多為泥質陶,火候較低,胎質疏鬆,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還用紅、白二種顏色繪出各種紋飾。
《紅陶袋足鬲》為商代文物,由國立歷史博物館於1996年購入典藏。

館藏編號:85-00002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鹿骨)的圖片
藏品(李賀詩研究)的圖片
藏品(山地衣)的圖片
藏品(木雕觀世音菩薩像)的圖片
藏品(G8~G12,B1~B4,B26~B27配筋(乙))的圖片
藏品(葉被木、酒餅樹)的圖片
藏品(自然銅)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