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其他:戰國
尺寸描述:長6.8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螭龍銅帶鉤》(館藏編號86-00230),雁型,鉤首直圓,頸部做曲型長方形體與鉤體連接,鉤體作多條交盤螭龍,外形似大雁身軀,鱗紋綿密,略帶皮殼,古樸點雅。
「帶鉤」是革帶的帶頭,又名犀比。是中國古代特殊的服飾器。它有玉製、銅製及鐵製等,而以玉帶鉤起源最早。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中曾發現類似玉製帶鉤的玉器。春秋時期,帶鉤日漸普遍,戰國以後以迄漢代,繫帶鉤成為一種流行,各種造形與紋飾爭奇鬥豔。由於帶鉤和草原遊牧民族騎馬的服飾有關,騎馬之時肯定要用來鉤連腰帶;而中原在戰國趙武靈王時,實行胡服騎射的改革,因此帶鉤可能源於北方草原遊牧民族,並從此成為中原不可少的服飾配件。
館藏編號:86-00230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