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臺北城北門 (承恩門)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669
主題
關鍵字
:
臺北城,北門,承恩門
分類1
:
照片影像
分類2
:
歷史影像
名稱
登錄名稱
:
北門
中文 名稱
:
臺北城北門 (承恩門)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族群/地點
內容地點
:
臺北市博愛路與延平南路交叉口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照片
主材質子分類
:
黑白照片
尺寸/度量
長
:
574
mm
寬
:
421
mm
外觀描述
形狀
:
橫式長方形
原件與否
:
原件
內容/意義
背景說明
:
清光緒元年清廷設臺北府,光緒5年臺北知府陳星聚籌建臺北府城,但因台北基地鬆軟,持未動工,直到福建巡撫岑毓英,臺灣道劉璈相繼勘定基址後,光緒8年 (西元1882年) 始召募粵籍工匠興築,光緒10年 (西元1884年) 完工,共有北門、南門、小南門、東門、西門五個城門。
風格特色
:
臺北城的特色:1.唯一用石條所建,可稱為石城,具防火功能。2.臺灣唯一的長方形城池。3.城牆與城內道路,遵循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而設計。4.共設五座城門,與一般古城的四門或八門不同。5.城門樓為封閉的碉堡式,城樓上僅開幾個小窗作為窺敵之用。6.五個城門樓各不相同,大南門與西門相似,北門與東門相似,外設甕城,而小南門獨樹一幟。
內容摘要說明
:
北門又稱承恩門,由於面向北方皇城,因此取「承接皇恩」之意而得名,舉凡皇帝命令的往返、官吏的上任…等,必從北門而來,並先在外廓的接官亭送往迎來一番。其目前為臺北府城唯一保持原貌留存至今的城門,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備註-
備 註
:
承恩門
藏品描述
描述
:
臺北城的特色:1.唯一用石條所建,可稱為石城,具防火功能。2.臺灣唯一的長方形城池。3.城牆與城內道路,遵循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而設計。4.共設五座城門,與一般古城的四門或八門不同。5.城門樓為封閉的碉堡式,城樓上僅開幾個小窗作為窺敵之用。6.五個城門樓各不相同,大南門與西門相似,北門與東門相似,外設甕城,而小南門獨樹一幟。
清光緒元年清廷設臺北府,光緒5年臺北知府陳星聚籌建臺北府城,但因台北基地鬆軟,持未動工,直到福建巡撫岑毓英,臺灣道劉璈相繼勘定基址後,光緒8年 (西元1882年) 始召募粵籍工匠興築,光緒10年 (西元1884年) 完工,共有北門、南門、小南門、東門、西門五個城門。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