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光緒二十一年(1895)七月十二日發行台南官銀票(七三銀壹大員)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1205-010
主題
分類1
:
商業交易
分類2
:
貨幣
分類3
:
紙幣
名稱
登錄名稱
:
官銀票
中文 名稱
:
光緒二十一年(1895)七月十二日發行台南官銀票(七三銀壹大員)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套件說明
:
AH001205-001 至 AH001205-012 共 12 張為一組。
時代
製作/使用時代
:
光緒廿一年七月十二日 (西元1895年)
材質
主材質分類
:
紙
尺寸/度量
長
:
489
mm
寬
:
270
mm
其他測量值
:
銀票實長 254 寬 143
外觀描述
顏色
:
藍色版印字
形狀
:
長方形
型制/特徵描述
:
臺南官銀票,官銀錢票總局給,憑票支付?銀壹大員照,光緒廿一年七月十二日,菜字八百六十一號.(八百六十一號刊勘合)
紋飾/印記
:
銀票上並蓋有紅色大印,並蓋一行紅色字「不法棍徒,行用假票,軍法究治」。
原件與否
:
原件
內容/意義
類型/功能
:
交易的媒介、計價的標準、延期支付的標準、價值的儲存。
藏品描述
描述
:
來源:本館文典系統所載為「移交」,係接收自台灣總督府博物館之藏品。另註明「寄贈者:臺南廳張金聲,明治41年9月20日」,係為1908年9月20日任職台南廳安平區街庄長的張金聲所捐贈,此亦可看出總督府之藏品來源,亦可能由行政基層的本島人所提供。
物件描述:本票為1895年7月12日發行之「台南官銀票」。本物件尺寸489mm*270 mm之紙票。銀票內容印有:臺南官銀票、官銀錢票總局給、憑票支付七三平銀壹大員照、光緒廿一年七月十二日、菜字八百六十一號、八百六十一號勘合。已裝裱,票銀部份破損。AH001205-001 至 AH001205-012 共 12 張為一組。
陳列邏輯:
該文物最早出現於1923年4月「皇太子殿下行啟之際提供臺覽之陳列品(歷史部)」之清單,分類為「書籍與文書」,名為「官銀票」。該分類中包含:外國出版品、清代方志、契書、捐官取得的戶部證明文書、臺灣民主國票券、劉永福諭示、總督諭示等,大致上是官方發給文件、書籍為主。
另在1923年「陳列品說明資料」則該票分類為「支那歷代在台灣的紙幣」,列舉唐代飛錢、宋代交子等,一直到清代各類紙幣,並包括台灣民主國發行之官銀票、股份票,可看出1920年代博物館以「歷來通貨」視角來整理這些通貨。1925年1月「歷史說明資料」清冊亦有「台灣民主國官銀票」說明文字。
根據1932年12月的歷史陳列品清冊,以開始以「朝代政權」做為時序主軸,該票以「軍票」為名出現在「清朝時代、領台以後」的櫃位,主要和1895年接收戰役資料放置一起。1933年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歷史室陳列區之清冊則放置於「領台時代 4號箱」之處,內含台灣民主國相關人士、劉永福發行官票、歸順旗、日清戰役圖繪等物件,大致描述1895年改朝換代時,日軍接收和台灣民主國抵抗的梗概。
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後,依約台灣將歸入日本版圖,巡撫唐景崧在台北開始運作民主國,南部海陸防務則由駐守台南的劉永福備辦。劉永福駐守台南之際,因軍用資金告急,因而設置「官銀錢票總局」,並由陳鳴鏘主其事,發行官銀票。並宣稱若日軍被擊退後,將償還以2倍價格。在此募資號召下,共募得超過80萬元,並交付投資者銀票,該銀票係為三聯式,一聯由台南府留存、一聯留總局、一聯做他用。銀票面額有一圓、五圓、十圓三種。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