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東勢角匠寮配置圖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2245
主題
分類1
:
歷史畫
名稱
登錄名稱
:
東勢角匠寮配置圖
中文 名稱
:
東勢角匠寮配置圖
其他名稱
:
全集題名:岸裡大社文書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時代
製作/使用時代
:
清朝
尺寸/度量
長
:
480
mm
寬
:
458
mm
其他測量值
:
外軸長630mm.外軸寬612mm.
外觀描述
原件與否
:
原件
-備註-
備 註
:
省立臺中圖書館移交
藏品描述
描述
:
彰化縣於雍正三年(1725年)設置軍工匠寮,募匠入山取樟木供應水師戰船木料,有匠丁、匠首等編制可憑照進出番界,最初由通事張達京兼採料的軍工匠首,張達京被革職後,先後由鄭成亮、鄭成鳳接替匠首一職。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鄭成鳳以界內山林砍伐殆盡,稟請移往界外的東勢角採料,而鄭成鳳也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取得在彰化知縣成履泰同意進入東勢角築寮採料,今日東勢匠寮巷即是客籍匠人最初的據點,搭建工寮草屋三十餘間。匠人與岸裡社、朴仔籬社為爭取內山屋鏊、末篤及獅子社的龐大利益,產生激烈的競爭與衝突,清廷為避免雙方衝突延誤採料,最終容許鄭成鳳在東勢角擴大軍工匠人的勢力,岸裡社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革除社丁徐振嘉,改聘張崇達。
由於東勢角迫近屋鏊等部落,加上岸裡社、朴仔籬社與匠人的競爭關係,致使當地頻傳生番侵擾,故彰化縣衙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派遣班頭楊鳳,前往東勢角軍工匠寮調查生番侵擾情狀,本件為楊鳳調查資料之佐圖,紀錄匠寮內的配置與屋寮達一百六十二間。
從匠寮的規模可之匠人勢力擴張迅速,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朴仔籬社設置副通事而財政獨立後,首任副通事潘習正因社寮交易遭受軍工匠挑戰,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上稟「東勢角開軍工以來,生番之貨多被漢奸到彼私換,胎皮、豹皮等件悉被半途攔絕,而致社寮毫無接換」,為解決朴仔籬社的財政問題,只能積極招佃開墾新社河階地的界外埔地。
參考文獻: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初版。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1997。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鄭螢憶。2014。混雜的山區:清代東勢角「客家」族群互動與番產交易(1700-1860)。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鄭螢憶。2016。熟番、傳說與家族:清代大甲溪中游的族群互動與「客家」地方社會。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