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朴仔籬陂圖說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H002256
主題
分類1
:
歷史畫
名稱
登錄名稱
:
朴子籬埤圖說
中文 名稱
:
朴仔籬陂圖說
其他名稱
:
全集題名:岸裡大社文書
-數量-
單 位
:
張
數 量
:
1
時代
製作/使用時代
:
清朝
尺寸/度量
長
:
810
mm
寬
:
1300
mm
其他測量值
:
外軸長930mm.外軸寬1365mm.
外觀描述
原件與否
:
原件
-備註-
備 註
:
省立臺中圖書館移交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名為「朴仔籬埤圖說」,然細究圖繪可發現,本件與神岡區岸裡國小的「水圳杜訟碑」關係密切。「水圳杜訟碑」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月所置,由貓霧拺巡檢戴宏度「抄案飭遵,以杜訟事」,起因為貓霧拺東西堡均取大甲溪水灌溉,張達京、廖盛等自朴仔籬山口以降,前後築三埤以供灌溉臺中平野,導致大甲溪南岸下游的業戶蕭希旦水源不足而有紛爭,彰化縣衙命廖盛拆除第三埤,並告誡廖盛等旱年應聽水自流,勿以草蓆遮阻圳水。
本件於左上方明顯標示「第一陂」、「第二陂」、「第三陂」等取水口,並在「第三陂」註記「已遵拆去」,張達京、廖盛等貓霧拺東堡的灌溉水路描繪仔細。此外,本件亦詳細描繪西部海岸平原地帶的村社及灌溉水路,「牛馬頭」、「武鹿社」、「康榔庄」均在今日的清水區,左下方特別註明「蕭希旦庄」,為乾隆初年蕭姓築高美圳拓墾成庄,蕭希旦為當地有力業戶,不惜以武力解決缺水問題,方才促成官方設置「水圳杜訟碑」,本件圖文應為「水圳杜訟碑」之佐圖。
參考文獻:
李朝凱。2017。帝國治理與村庄社會秩序:以清代彰化縣的訴訟糾紛為例(1723-1786)。博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麗完。1997。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初版。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洪麗完。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1997。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楊護源。2006。清代台中大甲溪南地區的聚落拓殖。興大歷史學報,17:457-508。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移交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