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陶瓷頸飾
編號
編 目 號
:
AS000302
主題
分類1
:
裝身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耳飾
中文 名稱
:
陶瓷頸飾
-數量-
單 位
:
個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社名
:
島(Truk島)
尺寸/度量
長
:
423
mm
寬
:
22
mm
淨重
:
52
g
-備註-
備 註
:
* 90/02/22拍照時,因珠子脫落,工作人員未照其原序綁回,後對照木夏尚子教授於90/03/02的繪圖,重新穿過,今順序應為正確的。
藏品描述
描述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1908年成立,1915年正式於今228公園位置開館,但南洋類文物仍在原來的彩票局大樓,直到1917年彩票局閉館,文物移入總督府博物館。1922年,「南支南洋類」正式列入陳列品之一,1923「南支南洋類」列為七大類典藏品之一,為最晚成立的類別。依據館藏早期標籤、編號與清冊等資訊,大致可以區分出殖產局博物館標籤、總督府博物館所藏標籤、總督府博物館成立「南支南洋類」之後所用的紅框小標籤,以及學租財團寄贈品標籤。由此可知,藏品的入藏時間下限約於1938年。
本件採自於密克羅尼西亞邦聯(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的楚克(Chuuk)。早年拚為Truk,或為Ruk。本物件的材質在原始紀錄上標明為「貝類」,實際看查也判定為貝類,因此建議改為「貝製頸帶」。頸帶在Chuuk語通稱為 mwar。頸帶有不同設計跟款式,由白色貝類製作的稱為faupwech,由椰子殼做成的稱為mwarensak,由小圓碟(tia disk)製成的稱為fouchol, 由紅色貝殼小圓碟製成的稱為faupar. 而常常可見混雜不同材質的頸帶。本件是以椰子纖維串上紅色圓盤型貝而製成。椰子纖維繩打結以固定紅貝,於頸帶中央以三個圓型貝重疊。而隨此件有一脫落之金屬製圓盤型物件,看似機械類零件被挪用來製作頸帶後方固定之物。此金屬圓盤型物為外來品,應為與歐洲人(西班牙 1528年發現後佔領,1899賣給德國)接觸後所獲的之物件。由於形制相當簡單,推測應為日常穿戴之頸帶。
本件保存狀況尚可,並沒有嚴重受損或遭受扭曲之情形。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