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經卷
僅限公開瀏覽
編號
編 目 號
:
AT002224-001
主題
分類1
:
織具
名稱
登錄名稱
:
機織器
中文 名稱
:
經卷
族語名稱
:
tuklu
英文名稱
:
Warp Beam
-數量-
單 位
:
件
數 量
:
1
所屬族社
所屬族群
:
布農族
所屬社名
:
台東里壟支廳ブルブル社
尺寸/度量
長
:
680
mm
寬
:
170
mm
高
:
138
mm
外觀描述
型制/特徵描述
:
(1)紡織機底箱一件,木刻,凹槽形,兩端透空,長670mm,寬160mm,深120mm。
功能/意義
功能
:
織具
使用者
:
女子
使用方法/時機
:
平常各織具的配件都收放在經卷空匣內。織造前,利用正面的洞口,可以清楚的檢視織具是否齊備。另外也有認為正面開一矩形洞口,為的是減輕經卷的重量,可以較易於使用,並兼具美觀的效果。織造時,經卷位在離身最遠的一端,它的用途在於將經紗整齊均勻盤繞在經卷上,而紗線緊貼於洞口,方便手指撥弄整齊順暢。當織造時,織者以雙腳平直頂觸經卷的底面,與背帶和捲布夾配合張緊鬆弛經紗。當捲布夾漸漸捲收已織好的布匹時,經卷也隨著將經紗放出(徐瀛洲、徐韶仁,1994: 157)。
風格特色
:
為織布機的配件之一,經卷有早、晚期兩種式樣,較早期的經卷為長方體,但兩側短立面有底,而正面上方全空。而晚期之形狀也同為一空心長方體,兩側為短立面,一長立面的中間挖有一個矩形洞口的為正面上方,此種樣式保存較多,也廣泛被織者使用。製作經卷的材質選用質輕的梧桐樹baul,以易於操作(徐瀛洲、徐韶仁,1994: 158)。
文化意義
:
織布是布農女性的專任工作,男人接觸視為禁忌masamu。學習織布的一般狀況為家庭有長者精於此道,欲學者從中耳濡目染即易習得,所以初習並無一定的年齡,但大多數在未成年時。這種情況下女孩子通常摘取數根樹枝插在泥地上,當做整經棒,以細爬籐valu代替麻紗,模仿大人整經,日積月累邊學邊玩,直到進入純熟階段,再正式上整經台和上機織布。另外一種方式,大約在青春發育期,專門拜師學習一技之長。求教時要殺豬宴客,並贈獵物、小米等物給師傅做為束脩(徐瀛洲、徐韶仁,1994)。
-備註-
備 註
:
布農族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件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布農族經卷」(館藏編號AT002224-001),採自於台東里壟支廳霧鹿社(Vuruvuru)。為布農族女子織布工具之一,族語稱為tuklu。
本經卷為織布機之局部組件,另有二支固定棒、一支打緯板、一條織機背帶、一支刮麻器,合為一組 (編號為AT2224-001~AT002224-006,共計6件)。為利用木材刨削,左右兩側及正面上方挖有矩形開口之內部穿透鑿空的木箱型式,長680mm、寬170mm、高138mm,木板上木頭線性紋路及挖鑿痕跡明顯,本體有部份蟲蛀孔洞。
布農族傳統織機,為家裡男子親手製作而成,完成之成品後交由女子織布,男子即不得再觸碰,觸碰被視為一種禁忌。在布農族傳統,以男性為主,女性為輔的社會組織中,女子可靠其擁有精細之手工來提升在族裡的地位,尤其織布是女子必備之技藝,若有不懂織布之女子,則容易遭人非議。
臺灣原住民各族貫用之織機,一般稱為移動式水平背帶織機,因其通常置於地上使用,又稱「地機」,加上使用者將背帶與捲布夾捆綁固定繫於腰側,又稱「腰機」。此類型之織機,受限於織布女子之體型,通常約僅能織出一尺寬幅之麻布。
經卷通常採用質輕之梧桐樹,以便於攜帶和操作,其功能主要將整經架上之經線取下,經線其中一端套於經卷上,織布者將雙腳抵住經卷兩側,用以拉直經線與布面,經線鬆緊之張力影響織出成品的細緻與品質。而此挖鑿之型制,同泰雅族之經卷,可用以置放織布工具。
本件經卷入藏於1927-29年間,為「佐久間財團蒐藏品」之一。
(陳羿君撰,林威城審)
藏品典藏資訊
取得方式
:
接收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