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約旦街頭所見
登錄號:D_4_551的圖片(D_4_551_P01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D_4_551的圖片(D_4_551_P01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D_4_551的圖片(D_4_551_P001.jpg)(CC BY-NC),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尺寸描述:68 x 69 cm
藏品描述:沈禎(1952-),出生於臺灣臺東,父親早年就讀浙江大學,抗戰軍興投入軍旅,擔任軍聞記者,極有文采;從小受父親耳濡目染影響下,沈禎自幼即喜歡人文與藝術。國小、中學時期,著迷於畫畫,參加比賽屢獲首獎。及長,進入政戰學校藝術系,開始全心學習繪畫,打下堅實基礎。1975 年畢業分發至部隊,因表現傑出而調回母校任職,後於藝術系兼課。他拜師於水墨大師李奇茂門下,深受李大師身教影響,認真研習人物畫,獲益極深。其後沈禎上校退伍,前往美國芳邦大學(Fontbonne University)深造,開拓了全新的創作視野;1998年獲碩士學位。

抱持終生學習態度的他,邁入“知天命之年”時,又前往西澳洲伊迪斯-柯文大學(Edith Cowan University)進修,2008年獲視覺藝術博士。沈禎曾擔任醒吾科技大學「李奇茂美術館」館長、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所長、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文創講堂講座教授等。目前退休,全心投入創作,閒暇亦擔任淡江大學駐校藝術家、台灣文創媒體藝術推廣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董事等工作。

本畫作於1997年,為沈禎跟隨恩師李奇茂至約旦舉辦展覽返臺後的系列作品之一,主要展現他在約旦所見所聞的異國風情及當地的生活景像。約旦屬阿拉伯文化,他們的人、動物、建築迥異於臺灣,建築多為土黃色、幾乎沒有其他色彩,生活謹守嚴格規範,女性必須包覆面紗,路上隨處可見駱駝。本作品主體在於呈現約旦男性特徵──黝黑的皮膚、蓄鬍、戴頭巾、身穿傳統服裝,手牽駱駝則作為畫面背景,傳達出駱駝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重要工具。有趣的是,畫作中駱駝表情似在微笑,事實上這就是駱駝的原本樣貌,這讓沈禎覺得很有意思,因而表現在作品上。

款識:一九九七年二月,遊約旦,見街頭有男子牽駱駝引路人乘騎,頗為奇特,因以記之,沈禎作。
鈐印:沈。禎。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沈禎。

館藏編號:D_4_551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愛を尋ねて)的圖片
藏品(半山圓點寬帶紋雙耳壺)的圖片
藏品(一樓、二樓天花平面)的圖片
藏品(石鎚)的圖片
藏品(臺灣黃鵪菜)的圖片
藏品(「PENTIDS SQUIBB」藥排)的圖片
藏品(石刀)的圖片
藏品(弓)的圖片